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考 - 福建高考 - 正文
“创新少年”何以遭高考“逆淘汰”?
来源:新华网 2006-9-13 9:10:41 【字体:小 大】

山东学生潘立群曾获得过中学生创新国际大奖,有着“创新少年”的美誉,然而在今年的高考中却因为成绩不理想,只有填报专科院校的资格,在其他十余家知名院校对他关闭本科大门的时候,山东大学在最后关头破格录取了他。(9月11日《生活日报》)

我们应该为潘立群感到庆幸,我们更应该为山大的“不拘一格选人才”而叫好。但是种种庆幸、叫好,掩不掉一丝担心,那就是其他“创新少年”怎么办,他们有潘立群这样的幸运吗,他们会碰到山东大学这样慧眼识才的高校吗?

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,创新少年们前途堪忧,他们遭受着高考的“逆淘汰”。

与同龄学生相比,他们更富有创新意识,更具有独立主见,但正因为如此,他们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到了创新、科研上,从而导致了他们在基础功课学习上的投入不足,结果在高考时分数往往不及同龄学生。这是他们创新的代价,这一代价本应由高校给其补偿,但大叹现代学生创新能力、动手能力差的高校,却一次次做着与其言论不符的行动,在面对创新少年时,往往断然关上大门。

分数不代表能力,推行素质教育不能只看分数,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的高校比谁都懂,可他们却“知行不一”。我们看到,高校愿意为体育明星开“大门”,愿意为文艺明星开“后门”,但鲜有人愿意为“创新少年”留一道“偏门”。其中玄妙让人不解。细细剖开来看,无非是因为文体明星更具有轰动价值,更具有炒作价值。

潘立群发明的可解决交通中色觉障碍的交通信号灯,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2006年度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展中,获得“最佳国际项目奖”,据悉,这是中国选手首次获得此项赛事最高奖。这样的学生应该是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开出的“绚丽花朵”,这样的学生应该是承载民族发展的“希望之星”,这样的学生应该是高校追抢的“香饽饽”。但,这样的学生都被高考“逆淘汰”,无疑让我们对学生的创新之路表示担忧。

高考决定学校教育方式,决定学生求学思路。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,我们不可能要求高校招生一步到位,直接与国外高校招生接轨,但是在大范围按分数招生的情况下,也应积极运用自己掌握的一定自主招生权,给创新少年、给特长学生一个成长的空间。

潘立群被录取了,更多的创新少年怎么办?在潘立群的母校,学生家长表示,“在目前情况下,不靠分数而通过其他方式进入高校还没有一条正规的途径”,因此不敢冒险让孩子发展特长。如果特长少年的录取有“一条正规的途径”,那么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、学生、学校选择“特长之路”,这无疑会推动素质教育,无疑会改变当前很多不合教育规律的东西。(毛建国)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